首页> 资讯 > > 正文

深圳探索多渠道配建保障性住房 通过旧住宅区拆除重建将提供保障性住房近3万套

2023-05-31 08:29:58来源:深圳特区报

读特客户端·深圳新闻网2023年5月31日讯(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杜婷)走进入户大门,一边是充满现代简约风的鞋柜,一边是L型的厨房,充分体现空间高利用率;客厅宽敞明亮,三间卧室均采光通透,合理布局让人身心舒畅;阳台外的风景更是与自然交融,在此品一杯香茗便能收获一隅宁静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这里不是商业楼盘的样板房,而是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棚改项目在建的保障性住房。

从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楼危房,变身环境优美宜居的品质小区,不仅能让回迁户住上满意的新房,而且还配套建设了保障性住房,以满足深圳新市民、青年人和各类人才的住房需求。

华富村旧住宅改造项目将提供2332套保障房

在福田区美丽的笔架山下,华富村旧住宅改造项目备受关注。记者看到,三栋保障性住房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,目前已经打好地基,有一栋已冲出“正负零”。相邻地块上亦配有保障性住房的超高层办公楼湾区智慧广场,在建筑“黑科技”“空中造楼机”的加持下即将拔地而起。

建成于1987年的华富村是深圳较早一批小区之一,见证了深圳的发展与繁荣,历经了30多年风雨亟待升级改造。华富村东、西区旧住宅改造项目,采取“政府主导+国企实施+安置房建设+保障房建设”模式,该项目建成后,将提供2332套保障性住房。

走进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旧改项目木棉岭片区,泥头车、货车来回穿梭,机器轰鸣、塔吊林立,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2栋“橙蓝白”色调抢眼的超100米的超高层住宅楼已建好,另有6栋住宅楼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建设。

该项目分为回迁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,目前回迁房已全部建设完毕并完成入住,保障性住房分为两个地块,M02地块已基本完工,目前处于周边配套收尾阶段,M03地块主体还处于施工阶段,预计今年底实现全部封顶。项目总体建成后,将供应4992套保障性住房,有助于缓解新市民、青年人和各类人才的“住房难”问题。

在南山科技园区内,全国目前建筑高度最高的装配式住宅项目——安居高新花园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。该项目分南、北两区,均采用装配式建筑。其中北区设计了3栋61层高近200米的住宅塔楼,是目前国内首例超过180米的装配式建筑。目前,项目进入装修阶段,建成后将提供2175套保障性住房。

据市住建局介绍,深圳在总结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、宝安38区和39区改造试点的实践经验基础上,建立了相应的政策体系,明确由各区政府主导实施,通过“政策+项目”双管齐下的探索与实践,建设筹集一批保障性住房,有效满足新市民、青年人住房需求。

“空中造楼机”保障高品质建造

从远处望去,蓝色钢制网包围着开阔的钢制作业平台,两台塔吊机正有序工作,这是华富村旧住宅改造项目“空中造楼机”重要组成部分。从高空看去,平台内部形成一个封闭、安全的作业空间,工人正在造楼机内进行各个模块的施工。

中建三局华南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,“空中造楼机”把造楼需要的材料、设备、人员等整合到一个智能集成化平台上,工程团队直接在造楼机内部建楼,平台可随着大楼不断爬升,在几百米高空同样能高效运转。

目前,“空中造楼机”运用在项目湾区智慧广场建设,该项目包括1栋358.1米高的65层办公塔楼、1栋保障性住房以及商业空间。在保证安全可靠基础上可大大缩减工期,使用最新一代“空中造楼机”能减少30%工作人员,同时将功效提高50%。

深圳建设保障性住房不仅在主体施工中使用“黑科技”,做到工程建设又快又好,在室内装修和配套设施上也下了功夫。记者在罗湖“二线插花地”棚改项目已装修完毕的保障房内看到,该项目保障房分为一居室、两居室及三居室,房子不仅户型方正、宽敞明亮,而且厨房、阳台、卫浴等功能区域一应俱全,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所需。

“我们室内装修的入户鞋柜、橱柜、地板砖等均采用一线品牌,按高标准高品质建设保障房。”天健棚改公司主体一标段项目经理刘海天向记者介绍,项目按照高标准、高品质要求进行改造建设,采用海绵城市、智慧社区、BIM新兴技术等,致力于打造现代化“人居环境示范社区”“儿童友好型社区”“绿色生态型社区”。“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建好保障房,让广大新市民、青年人和各类人才住好房。”刘海天表示。

实际上,如今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仅房屋质量高、配套设施齐全,还拥有了智慧的“大脑”。据了解,南山安居高新花园项目配备幼儿园、学校、商业及各类齐全的公服设施,提供完善便捷的5分钟生活圈,小区内配套可提供泳池、球场、跑道、共享健身房、书吧等配套设施。除此之外,项目开展了智慧小区、全屋智能家居试点,运用最前沿智慧方案集成在管服系统,让科技“触角”延伸至社区管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

该项目聚焦人员管理、车辆管理、设备管理及运营管理四大场景,通过一个智慧管理大屏,集成所有数字化系统,打造绿色集约、智慧高效、友好共创的未来社区,让新市民、青年人住得称心、住得安心。

旧住宅区拆除重建实现政府、市民和社会多赢

“十四五”以来,深圳以政府主导、市场参与的思路,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力度,降低居住成本,提升居住品质,满足新市民、青年人住房需求,让市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全面提升,旧住宅区拆除重建就是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之一。

旧住宅区拆除重建项目除用于业主回迁的安置房外,增量空间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,既能解决广大业主改善居住环境的诉求,也能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,还能优化片区配套,实现业主、政府和社会的多赢局面。

宝安区38、39区旧住宅区拆除重建后,不仅960多户业主“出棚进楼”,还贡献了近千套保障性住房,配建有幼儿园、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,为新市民、青年人扎根深圳提供强力支持,形成了“消除隐患+完善功能+业主收益+新市民安居”的共赢格局。

截至目前,深圳一批旧住宅区拆除重建项目正在建设,部分已经基本建成,分布在罗湖区、福田区、南山区、盐田区、宝安区、光明区,将累计改善约10万群众的居住条件,可建设保障性住房约3万套。

市住房建设局表示,按照《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》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,深圳旧住宅区拆除重建将统一按照城市更新路径实施,并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。深圳将继续稳妥有序开展旧住宅区拆除改造工作,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,推动深圳城市高质量发展。

标签:

上一篇:河南省兰考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当前报道
下一篇:最后一页